戰略思考會碰到的概念問題

一、精神論、方式論、現實論

    對於戰略的三個元素心靈、行動、環境,每個人和每個社會都有不同的重視程度,對應這三個元素人類社會發展出三種概念:精神論、方式論、現實論。精神論重視心靈,方式論重視行動,現實論重視環境。

    精神論強調心靈性質,認為人有好的心靈特質是最重要。人的思考和行動都受心靈特質的影響,只要人有良好的特質,就會有好的心智能力並且能採取好的行動和決策,只要人有好的心靈特質,人就會做最正確的決定、採取最適當的行動,並且能達到目標或成就,除此之外,有好的心靈特質心中就如同心中有股能量源源不斷推動自己的思考和行動,使人能藉由個人特質突破限制、突破個人能力發展的可能性並且更能邁向成功,所以精神論特別強調人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心智能力、個人特質等等。

    方式論強調行動的方式和能力,認為人有重要的個人能力,或者找到良好的行動方式是最重要的。無論人如何思考和計畫、無論人的心靈特質是什麼,所有的想法一定都要透過實際行動才能實現,只要人有好的能力和技能應用在行動上,或者計畫採取一個好的行動方式,就能增進成功機會,因此方法論特別重視人有沒有良好的技能和能力,或重視找到好的行動方式。

    現實論強調理解環境,認為徹底了解環境的實際情況最重要。人不管要做什麼事情都要和實際的環境互動,只有徹底了解環境的人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採取最適當的行動,這樣做事情才有最大的成功機會,所以現實論特別強調情報,要不斷的收集情報徹底的了解現實環境的情況,拿到重要且正確的情報更有幫助,除此之外更有現實論強調要了解現實世界所有事物運作背後的原理和原則,只要能掌握這些原理原則,不只能幫助人思考判斷和選擇行動方式,更有機會控制環境。

    精神論、方式論、現實論這三者各自的論點都有一些道理可以作為參考,但是並不能太偏重其中一個,也不能無限上綱。戰略是心靈、行動、環境三者的互動,這三個元素都有各自的重要性,心靈的確影響人的心智情況、判斷及思考能力,但沒有行動計畫不能實現,有良好的能力和行動方式確實能幫助實現計畫,而且人不得不重視環境,人需要去了解環境的實際情況才能加強對情勢的判斷力和選擇適當的行動方式,因此必須同時重視心靈、行動、環境,三個元素都要納入考慮,缺一不可,這樣才能使計畫周詳,不能只重視其中一個元素並認為只要重視其中一個做事情就可以成功。


二、經濟性和可能性

    戰略在行動上常常考慮經濟性和可能性的問題,經濟性指的是一個行動會耗去多少資源和力量、會犧牲掉多少東西,以及消耗和犧牲會換來多少效益和效果,可能性指的一個行動可能達成目標或成功的機率是多少,行動失敗的機率是多少,以及有沒有機會採取某種行動。

    要思考經濟性的問題是因為無論是時間、資源、精力、人力,資源都是有限的,而且還可能要用有限的資源同時處理多項事情,所以需要考慮不要隨意浪費資源,要謹慎的使用有限的資源和力量,還要思考如何使用資源才能讓行動產生最大的效益和效果。

    思考可能性的問題和經濟性問題一樣重要,做事情會考慮一個行動能不能做,行動成功的機會有多少、要面對多少風險或失敗機率,這代表著採取行動是不是徒勞無功,如果行動不成功不只造成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無論有沒有成功行動還會造成某種後果並影響整體局勢,更有可能影響整個計畫的執行。

    在思考可能性的問題上,有人可能會因為花費的資源大而認為行動的成功機率低,資源和有沒有機會成功可能有關係,然而花費的資源和成功的機會是兩件不同的事情,資源是經濟性的問題,機會是可能性的問題。將資源花費多寡和成功機會連結起來指的是行動的難易度,如果一項行動花費較多資源才能稍為提供成功機會代表這個行動的門檻很高,難度就很高,如果花費一點點資源就可以成功代表難度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