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和日本修改了美日安保條約,其中最重要的修改是"當美國受到其他國家威脅時,日本可以來幫助美國",所以美日之間的腳色漸漸在轉變,原本是美國單方面的幫助日本保護日本的領土,而現在日本的角色從被動慢慢地變成主動,只要美國有事情,日本可以隨時跟著美國動武。
所以如果美國要打中東,日本也可以跟著過去用兵,如果美國要打俄羅斯,日本也可以幫忙,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某一個國家打了北約組織的任何一國,美國就要用兵,美國用兵日本就可以跟著動員軍事力量,代表什麼意思,其實美國漸漸的透過國際組織和雙邊政治軍事條約將分散在全球的盟軍結合在一起,北約出事 日本可以幫忙;相反的如果日本出事,北約也可以幫忙。 如果這樣的全球軍事同盟完成,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力量。
從另外的角度來說,美國已經沒有力量單獨處理問題,需要其他盟國分攤更多的軍事力量和經濟支援,因此提升盟國在地位和角色、甚至把各個地方的盟國透過條約結合在一起就是為了幫忙美國在全世界處理事務。這樣的國際盟國管理對美國是有幫助的,降低了美國可能的成本花費,並且培養盟邦處理事情和軍事能力的經驗,但無形之中也提升的盟國的權利和國際發言權,相形之下美國就不能再頤指氣使盟國。
歐洲安全合作組織在烏克蘭Shyrokyne 觀察到的情況
根據OSCE歐洲安全合作組織的觀察員在烏克蘭的報導
4月26日 Shyrokyne 地區發生戰鬥
Shyrokyne 地區是烏克蘭的東南方,靠近黑海,與俄羅斯邊界不到40公里,是通往克里米亞半島的必經交通區域
只要能控制這個地區就能更進一步的與已經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融為一體,俄羅斯可能至少要拿下克里米亞半島和烏克蘭東邊的完整控制權才會罷休
根據OSCE,Shyrokyne 戰鬥至少包含了步兵 坦克 裝甲人員運輸車 122mm火砲 120mm迫砲 82mm迫砲
這些都屬於正規軍的規模,而且至少是營級起跳
有哪個國家民兵或叛軍有這樣的資金得到這些武器,而且有這樣的錢維護和保養,還學會怎麼熟練的操作,並且實際上有組織性的應用在戰術中
這些都只有長年訓練的正規軍和軍官才能辦到,我推測Shyrokyne 的戰鬥其實是俄羅斯正規軍發起的,或者是由俄羅斯的軍隊人員混充為自願到烏克蘭戰鬥的外國人,實際上還是由俄羅斯政府控制
今後美國和歐洲都不可能和俄羅斯真正的善了,俄羅斯這種只有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態度;還有想要得到什麼就硬來的行為不會再有國家信任了
資料請參考歐洲安全合作組織觀察員的報告
http://www.osce.org/ukraine-smm/153501
4月26日 Shyrokyne 地區發生戰鬥
Shyrokyne 地區是烏克蘭的東南方,靠近黑海,與俄羅斯邊界不到40公里,是通往克里米亞半島的必經交通區域
只要能控制這個地區就能更進一步的與已經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融為一體,俄羅斯可能至少要拿下克里米亞半島和烏克蘭東邊的完整控制權才會罷休
根據OSCE,Shyrokyne 戰鬥至少包含了步兵 坦克 裝甲人員運輸車 122mm火砲 120mm迫砲 82mm迫砲
這些都屬於正規軍的規模,而且至少是營級起跳
有哪個國家民兵或叛軍有這樣的資金得到這些武器,而且有這樣的錢維護和保養,還學會怎麼熟練的操作,並且實際上有組織性的應用在戰術中
這些都只有長年訓練的正規軍和軍官才能辦到,我推測Shyrokyne 的戰鬥其實是俄羅斯正規軍發起的,或者是由俄羅斯的軍隊人員混充為自願到烏克蘭戰鬥的外國人,實際上還是由俄羅斯政府控制
今後美國和歐洲都不可能和俄羅斯真正的善了,俄羅斯這種只有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態度;還有想要得到什麼就硬來的行為不會再有國家信任了
資料請參考歐洲安全合作組織觀察員的報告
http://www.osce.org/ukraine-smm/153501
中國政府大筆投資巴基斯坦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 2015年4月
2015年4月
中國政府對巴基斯坦達成協議,願意提供超過300多億美元的優惠性貸款(concessional loan),這筆錢的用途大致上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份是建造和改善從中國西部一直貫穿巴基斯坦全國直到阿拉伯海的交通設施,這些交通設施包含了機場,高速公路等等。目前已知的項目有:
Gwadar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e Multan-Sukkur section of the Karachi-Lahore Motorway,
upgrade package for the Karakorum Highway
elevated mass-transit system in Lahore
第二個部份是能源設施,目前已知的項目有
燃煤發電廠,水力發電廠,太陽能發電廠,風力發電設施
(我自己猜測還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管)
中國的意圖是為了在中亞、西亞、南亞建造大規模的經濟交通和能源設施以繞過從波斯灣-新加坡-中國的海上貿易和運輸路線。長久以來中國的石油和貿易一直是仰賴從中東-南亞-麻六甲海峽-南海-東海的路線,而這條路線佈滿了美軍的基地和艦隊,在戰爭或和平時,中國的經濟命派是被美國威脅的,而且還要面對海盜和處理沿途東南亞國家和新加坡的要求。為了降低對海路的依賴以及降低被美國的威脅,中國很早就發展了在西亞和南亞發展陸上交通和能源運輸的構想,透過建造跨區域的交通設施和能源設施,可以直接將中國要的能源從中東、西亞運到中國而不必走受美國艦隊監控的海陸。
選擇巴基斯坦的原因部分是因為從中國西部貫穿巴基斯坦全國一直到波斯灣是比較快的路線,把剛剛的交通設施的清單拿到地圖上比對不難發現,這些交通設施經過的省分是一條直接到阿拉伯海的路線,也就是這些交通設施的建設其實是為了中國自己方便,並不是為了巴基斯坦。
選擇巴基斯坦的另外原因是因為印度,中國與印度政治不合,在喀什米爾、新疆、水資源問題上多有衝突;巴基斯坦和印度也不合,在伊斯蘭恐怖分子問題、喀什米爾問題上爭執已經是大家常年聽聞,所以長年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節制印度。投資巴基斯坦建造交通設施可以拉攏巴基斯坦,在戰爭時可以對抗印度,而這些運輸設施在戰爭時對動員軍隊和運輸軍隊很有幫助,中國可以很快把軍隊運到巴基斯坦。
為什麼要建造這麼多種類電廠,是因為巴基斯坦的領導人希望改變目前仰賴以石油為主的發電情況。當然,對巴基斯坦來說,這樣的投資有政治意義,相當於向外展示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以牽制美國和印度。
在超過300多億美元的總貸款中,其中大部分的資金都是運用在能源設施,為什麼中國要將一大部分的錢幫助建設能源設施,據我猜測也是為了中國自己,如果有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管,就可以省下海運費用、擺脫美國對亞洲海運路線的威脅,而且幫忙蓋電廠中國自己也可以用到,在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下或者以後戰爭時,工業和民生用電需求量大,這些中國建造的國外電廠可以分攤中國的能源需求。
但我們要提出一些問題,中國政府為了自己的目的一直對其他國家提供優惠性貸款,但這些優惠性貸款其實相當於無息貸款,300億美元就算是用1%以下的利息其實對巴基斯坦和其他西亞國家也是很重的財政負擔,無論是非常低的利息或是0利息,可以說巴基斯坦不用付出任何一筆錢,而中國自己給了別人拿不回來的錢,中國也不是第一次提出這麼大筆的貸款,這一筆筆的貸款對中國的都是很大的呆帳,而且都會轉嫁成中國的負債,到底中國能夠承受這樣的政治性貸款多久?
還有將設施蓋在巴基斯坦要面臨的是政治和軍事上的風險,在Balochistan地區,有民兵組織會綁架外國人(中國人也會被綁),這是為了把外國人和外國投資趕出去,如果熟知伊斯蘭的情形不難發現有些伊斯蘭宗教組織或伊斯蘭民兵組織不希望伊斯蘭地區受到外國政治、文化、經濟的影響,不希望所謂的伊斯蘭文化受外國文化和經濟的改變。除此之外,巴基斯坦還有許多民兵組織和地方軍閥、甚至是恐怖份子,這些人都會對地區的經濟和基礎設施造成威脅和破壞。日後為了保護和修理設施的費用是很可觀的。
這篇心得是在以下文章的內容寫成,有興趣者請參考下列文章
http://www.janes.com/article/50877/strategic-incentives-for-china-likely-to-dampen-concerns-over-unrest-risks-along-economic-corridor-in-pakistan
中國政府對巴基斯坦達成協議,願意提供超過300多億美元的優惠性貸款(concessional loan),這筆錢的用途大致上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份是建造和改善從中國西部一直貫穿巴基斯坦全國直到阿拉伯海的交通設施,這些交通設施包含了機場,高速公路等等。目前已知的項目有:
Gwadar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e Multan-Sukkur section of the Karachi-Lahore Motorway,
upgrade package for the Karakorum Highway
elevated mass-transit system in Lahore
第二個部份是能源設施,目前已知的項目有
燃煤發電廠,水力發電廠,太陽能發電廠,風力發電設施
(我自己猜測還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管)
中國的意圖是為了在中亞、西亞、南亞建造大規模的經濟交通和能源設施以繞過從波斯灣-新加坡-中國的海上貿易和運輸路線。長久以來中國的石油和貿易一直是仰賴從中東-南亞-麻六甲海峽-南海-東海的路線,而這條路線佈滿了美軍的基地和艦隊,在戰爭或和平時,中國的經濟命派是被美國威脅的,而且還要面對海盜和處理沿途東南亞國家和新加坡的要求。為了降低對海路的依賴以及降低被美國的威脅,中國很早就發展了在西亞和南亞發展陸上交通和能源運輸的構想,透過建造跨區域的交通設施和能源設施,可以直接將中國要的能源從中東、西亞運到中國而不必走受美國艦隊監控的海陸。
選擇巴基斯坦的原因部分是因為從中國西部貫穿巴基斯坦全國一直到波斯灣是比較快的路線,把剛剛的交通設施的清單拿到地圖上比對不難發現,這些交通設施經過的省分是一條直接到阿拉伯海的路線,也就是這些交通設施的建設其實是為了中國自己方便,並不是為了巴基斯坦。
選擇巴基斯坦的另外原因是因為印度,中國與印度政治不合,在喀什米爾、新疆、水資源問題上多有衝突;巴基斯坦和印度也不合,在伊斯蘭恐怖分子問題、喀什米爾問題上爭執已經是大家常年聽聞,所以長年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節制印度。投資巴基斯坦建造交通設施可以拉攏巴基斯坦,在戰爭時可以對抗印度,而這些運輸設施在戰爭時對動員軍隊和運輸軍隊很有幫助,中國可以很快把軍隊運到巴基斯坦。
為什麼要建造這麼多種類電廠,是因為巴基斯坦的領導人希望改變目前仰賴以石油為主的發電情況。當然,對巴基斯坦來說,這樣的投資有政治意義,相當於向外展示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以牽制美國和印度。
在超過300多億美元的總貸款中,其中大部分的資金都是運用在能源設施,為什麼中國要將一大部分的錢幫助建設能源設施,據我猜測也是為了中國自己,如果有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管,就可以省下海運費用、擺脫美國對亞洲海運路線的威脅,而且幫忙蓋電廠中國自己也可以用到,在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下或者以後戰爭時,工業和民生用電需求量大,這些中國建造的國外電廠可以分攤中國的能源需求。
但我們要提出一些問題,中國政府為了自己的目的一直對其他國家提供優惠性貸款,但這些優惠性貸款其實相當於無息貸款,300億美元就算是用1%以下的利息其實對巴基斯坦和其他西亞國家也是很重的財政負擔,無論是非常低的利息或是0利息,可以說巴基斯坦不用付出任何一筆錢,而中國自己給了別人拿不回來的錢,中國也不是第一次提出這麼大筆的貸款,這一筆筆的貸款對中國的都是很大的呆帳,而且都會轉嫁成中國的負債,到底中國能夠承受這樣的政治性貸款多久?
還有將設施蓋在巴基斯坦要面臨的是政治和軍事上的風險,在Balochistan地區,有民兵組織會綁架外國人(中國人也會被綁),這是為了把外國人和外國投資趕出去,如果熟知伊斯蘭的情形不難發現有些伊斯蘭宗教組織或伊斯蘭民兵組織不希望伊斯蘭地區受到外國政治、文化、經濟的影響,不希望所謂的伊斯蘭文化受外國文化和經濟的改變。除此之外,巴基斯坦還有許多民兵組織和地方軍閥、甚至是恐怖份子,這些人都會對地區的經濟和基礎設施造成威脅和破壞。日後為了保護和修理設施的費用是很可觀的。
這篇心得是在以下文章的內容寫成,有興趣者請參考下列文章
http://www.janes.com/article/50877/strategic-incentives-for-china-likely-to-dampen-concerns-over-unrest-risks-along-economic-corridor-in-pakistan
訂閱:
文章 (Atom)